拒絕基因食物
法治社會並不等同公正社會
自家教育合法化-推動多元化教育,全民學卷制
醫療有選擇,人人有健康
白領罪犯的禍害
大麻應否合法化?
經濟動盪的真正原因
自己修行,改革制度,脫離制度。
如各位聽眾有實質性解決問題的方案,歡迎各位聽眾提出。
並且我們歡迎聽眾朋友上來節目中分享。請電郵到 info@sourceWadio.com
《自然療法與你》 《靈丹妙藥的同類療法》 《自力更新》 袁大明醫生 周兆祥博士 癌症 《生食食出新生》
《綠色心靈力量》-EP84- 靜心有什麼要注意

《綠色心靈力量》-EP84- 靜心有什麼要注意

2016-03-14
《綠色心靈力量》-EP84- 靜心有什麼要注意

主題 Topic: 《綠色心靈力量》-EP84- 靜心有什麼要注意
主持人 Hosted by: 周兆祥博士
嘉賓 Guest:
靜心會不會有危險?
 
許多人提起靜心,心中會有個陰影,會不會「走火入魔」,精神受到損害?會不會像服了大麻那樣,瘋瘋癲癲失去自制?
答案是:心智正常的人在平常的情緒之下,用「平常心」去做靜心,應該絕對沒有問題,即使自己做沒有人指導也沒有問題。
這裡介紹的比較「淺層」境界的靜心都是安全的。
不過如果誰有精神病,心理上有特別的障礙,或是有時心神不妥當,例如嚴重憂鬱、恐懼、憎恨等情緒無法自制,那就真的不適宜做靜心。
有些人好高騖遠,「未學行先學走」,自己條件、技藝、經驗不夠,硬要企圖進入高深的境界,或是心術不正,或好奇,故意藉靜心來干擾、招惹邪魔歪道鬼怪,或是想掌握妖術去害人,達到不正當的目的,那麼可能搞到心神恍惚,出現種種身心的傷害。
我們不應該因為有極少數人偶然誤用而害怕,放棄這種有益有意思的活動。
 
 
靜心時會有哪些正常的生理反應?
 
靜心的功夫達到某些境界,人的生理自然會發生一些變化,如果我們預先知道,就不會大驚小怪,引起不必要的恐慌。
科學研究證明,人在入靜的狀態之中時,體內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,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高,導致種種內臟功能活動變化,包括心跳減慢、血壓降低、各種分泌增加、胃腸道活動增強等。
這些生理的變化,又會進一步令我們身體發生下列種種現象:
(1) 唾液增多
靜心入靜到達某些狀態,口裡會有大量唾液不斷產生,這是一種有益的反應。
原來人的唾液分泌,是由神經反射來調節的,主要受副交感神經所影響,當它越興奮時,唾液分泌越大量越稀薄。
唾液有強烈殺菌作用,對防癌解毒、返老還童功效顯著。靜心時若滿口津液,就歡歡喜喜慢慢咽下好了。
(2) 腹鳴多屁
靜心進行之時,往往腹中腸鳴特別厲害,肛門排氣也特別多,這是正常的現象,也是副交感神經興奮的結果。
原來人的腸胃是同時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所支配的,一般情形下,前者興奮時令胃腸活動減弱,後者興奮時令胃腸活動加強。正如前述,在入靜的狀態中,前者並不興奮,後者特別興奮,難怪胃腸收縮力大增,消化、吸收、排泄活動大大加強,於是腸鳴及肛門排氣都特別厲害。尤其是如果我們心中有怒氣鬱結的話,長期胸脅腹脹痛,做靜心時這些有害的積聚毒氣徐徐排出消化道之外,對身體更有極大益處。
因此靜心時有屁要放,切勿礙於面子忍著它,以免傷身。
(3) 流 淚
靜心達到了某些狀態,會覺得全身非常舒適,心情非常暢快,心胸沒有苦悶壓抑,卻在沒有哭喊的情形下淚水長流。
這也是可喜的自然現象,一方面證明靜心功夫有進步,一方面流淚對生理健康有重大裨益。
原來淚水和津液一樣,是由副交感神經支配分泌的,入靜時它興奮起來,分泌量也特別大。
淚水也和津液一樣有殺菌作用,多流出來時身體有益。
(4)手掌手腕發熱
(5)聽到聲音看到光亮
(6)顫抖
不少人初習靜心時都會手足甚至全身震動,不由自主,這是神經系統獲得輕鬆解放的自然反應,是有成績進步的徵象。碰到這種情形,最好不慌不喜,若無其事,不要中斷,繼續進行。
 
 
靜心時會有哪些不正常的生理反應?
 
如果沒有經驗豐富又負責任的導師指點,我們做靜心時身體出現某些變化,自己又不知道其原因的話,往往引起不安,甚至危害健康。以下的知識將會很有幫助。
(1) 口乾喉癢嗆咳
有時做靜心時,出現口乾、喉癢、嗆咳等情況,對這些異常的生理反應,都應該及時採取適當的措施。
為甚麼身體會有這些反應呢?最普遍的原因是精神太緊張。原來靜心的功夫最重要的條件是全身放鬆,精神尤其要放鬆。有些初學靜心者就過不了這一關,越想放鬆越焦急,結果反而越緊張。人一緊張,副交感神經興奮,津液分泌減少,於是口乾和喉癢。
另一個導致口乾喉癢的原因,是張口呼吸。正確的呼吸方法(平日如是,靜心時更要嚴格遵行),通常是鼻吸鼻呼,或鼻吸口呼,若用口來吸氣,會引起口乾喉癢。
所以凡有口乾、喉癢、嗆咳,通常都是進行得太緊張,急於求成見效,或是呼吸不正確所造成。只要用「但求練功,不求成功,功到自然成」的態度,就可減少緊張,同時注意勿再用口吸氣,這些生理反應就會消失。
(2) 頭痛頭脹頭緊
這種反應也是精神緊張的後果。究竟為甚麼會做靜心時越做越緊張呢?可能是初時不習慣靜心的方法,一邊練習時一邊擔心做得不正確、擔心忘記下一步該怎樣做,於是顧此失彼,愈益無法放鬆身心。也可能是那種靜心法暫時不適合自己,或者根本不適合自己。
如果是前一種情況,慢慢熟習方法,緊張自然減少,如果是後一種,勿再勉強自己,採用其他方法做就可以了。
再三嘗試之後,仍然有頭部不舒服的情況,就要向可靠而有經驗的人請教。
(3) 胸脅脹悶
本來做靜心時應該心胸無限暢快舒服才是,若做下來有胸脅脹悶之感,則是出了問題,這是初學者會碰到的情況。
造成這種生理反應的原因很多,主要都是緊張、不習慣,或是方法欠妥,特別是呼吸做得不好(有些靜心著重呼吸,要求較嚴格控制)。
如果是緊張或未習慣,通常經過一段時間熟習了方法,胸部不適應該消除。若仍繼續如此,則恐怕是方法不對,或者這種靜心法不適合自己,應向高明求教。
(4) 心慌意亂
在靜心的時候,可能有兩種情況會覺得心慌(雖然絕對不普遍):
第一種是初學靜心的時間過長,精神又過於緊張,漸漸心跳加快、呼吸緊促而慌亂起來。有時過不了一會,這種情況消失,但也可能持續下去,甚至停止靜心之後仍然惴惴不安。如果碰上這些現象,不妨改用比較「動」的靜心法,習慣了放鬆全身之後,才嘗試去做那些靜的。
第二種心慌的情形是在入靜之後沒有心理準備,而受到突然的干擾或響聲驚嚇,導致心慌意亂。碰上這類情況,要盡量令自己鎮定、放鬆,以後再做靜心時,具備一定的思想準備,即可達到既深度入靜又清醒警覺的境界。
 
 
靜心時被雜念困擾怎麼辦?
 
無法集中精神,不斷被雜念困擾,是每一個嘗試做靜心的人必然碰到的障礙。我從未聽過有誰可以做靜心而沒有雜念的,如果有人說真的如此,他恐怕是在說謊,或者非常有問題。
我們在現代社會生活,心神特別難以寧靜,因而靜心時雜念特別多,令精神無法集中(也正因如此,靜心對身心健康貢獻巨大)。
不錯,雜念不但是我們千方百計想除掉的「污染」,往往成為令我們覺得「失敗」、「無法入定」的敵人。這個敵人特別不好對付,因為你越想對付它、打倒它,你就無可避免越分心,正好令它對你的控制越強大。
在靜心之時出現雜念,只要我們不大驚小怪,懂得接受這些障礙,然後養成堅持做下去的習慣,漸漸地就可以擺脫雜念的困擾。
譬如我們在做「數息」的靜心,內心的情況是:
「吸氣,呼氣,吸氣,呼氣,吸氣……噢,我們開始了靜心……不,不,我不應該想著自己是在靜心,我現在應該用心數自己的呼汲,好,再來……呼氣,吸氣,呼氣……我的右腿感覺開始古怪,一定是坐姿不夠正確,或者可以……噢,又有雜念了,我應該用心數呼吸……吸氣,呼氣,吸氣,呼氣,吸氣,呼氣,吸氣……還有半小時就是晚飯時間,小黃不知道他有沒有打電來約好地點,我剛才掛起了電話,喲!又分心了,再來過……吸氣,呼氣……(開始有睡意)。」
這是絕對普遍的遭遇,人人開始做靜心時都經過這種階段,甚至日後成為資深的靜心者之後仍然有時會這樣,明白了這個道理,我們就不會責怪自己。
不過,只要有決心有耐性,這種情況可以改善,辦法是在每一次雜念出現時,馬上堅決回到做「正經事」的軌跡,例如在以上的例子中,凡是察覺到自己心神飄到別處,即時糾正,重新開始「吸氣,呼氣……」,不容許任何意念存留多一秒鐘。
在靜心進行之中出現雜念,最好的方法是用「平常心」對待它們,不當它們是一回事,只是視為當然,明知它們一個個來了又會走,無需為此煩惱擔心。
故意出力想辦法針對它們,是為下策,往往弄巧反拙。就讓它們隨隨便便自然消失好了。
許多人學習靜心的時候,不但被雜念所影響,還不斷擔心自己因為受這些干擾而靜心做不成、做不好,甚至因此討厭那些雜念或者埋怨自己,於是受到雙重的影響(雜念及對雜念引起的反應)。其實後者不難消除:秘訣是明白到原來全世界的人內心都會充滿雜念,連高人也不例外,只不過他們不當雜念是一回事,漸漸懂得控制或置之不理而已。接受了這個事實,知道雜念干擾至為平常,並非自己獨有的問題,那麼我們做靜心就好辦得多了。
不過,話說回來,不少人從小養成了過份思前想後的惡習。本來嘛,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無疑有的時候需要回顧或回味過去,盤算計劃未來,在合適的時候想到以前或將來會發生的事,是需要的,但是由於種種原因,此時此地的人相當大部分長期腦海裡充滿了混雜的思想,它們爭相湧出來,霸佔著心神,驅之不走,於是人始終很難心靜、心安、心定,就是不從想從前、不想將來、不想外面的事情,只想(更準確的說是感受、享受、體會)現在這一刻自己的內心世界。
這就是靜心的境界。
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用積極的態度來接受各種「入侵」的雜念,化敵為友:它們其實是在幫你的忙,讓你留意到自己靜心時心神還不夠集中,於是更用心去做,做得更好。像人生其他際遇一樣:凡是令自己失敗、出醜、不如意的人、事、物,都是上天隱蔽的祝福,因為我們懂得利用的話,都會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局限與不足,知道怎樣改善得以更上一層樓,因而成熟、睿智、完美。
即使由「實際」的角度來看,我們做靜心受到雜念干擾,其實沒有甚麼大損失:假設你做了十分鐘靜心,其中有四分鐘之久心神為各式各樣雜念所佔有,那麼也始終是做了六分鐘的「純」靜心,蠻是好玩的神遊太虛天馬行空飄盪意識,另一種解放、休養生息?
只要你不敵視、討厭、害怕雜念,它們就不成問題了,對不對?
有一個辦法,將雜念「廢物利用」:
告訴自己說:未來一段時間,內心將會平靜舒服,不會有甚麼大不了的事發生。
每次有一個意念經過,就想像它是一朵白雲,緩緩由天邊飄來。你欣賞這朵雲的姿采,任由它懸浮移動,由遠而近,再由近而遠,漸漸消失。
發現另一個意念出現,又當它是另一朵雲。
這樣,那些「雜」念不但不會妨礙你享受寧靜的內心世界,還變成了美妙的點綴呢。
 
 
靜心是不是誰都可以做?
 
不錯,誰都可以做,不過有些人特別容易做得好,有些人較難。要想進入比較深層的狀態(即所謂「入定」),機會人人不同。
靜心是一種改變的意識形態,催眠也是、吃迷幻藥之後的狀態也是。催眠和吃迷幻藥進入那種狀態,通常女性較男性容易,小孩比大人容易、藝術家型的人比科學家型的人容易;靜心也完全一樣。
據專家估計,我們這種社會和背景的人,有九成可以進入深層的入定狀態。
 
 
做靜心會不會睡著了?
 
看電視、開會、聽演講,都會有人睡著。
吃飯也有人中途入睡,小朋友尤其普遍。
靜心也會有,絕不稀奇。這沒有甚麼大不了。
入睡也是另一種意識狀態,與靜心相同,只不過對於精神和肉體來說,靜心比普通的睡覺益處大得多。
如果我們太疲倦,或是環境太幽暗,或是飯後做,往往容易入睡。
所以做靜心要避免上述三種情況。
想深入一點探討這個問題,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,睡眠是怎樣一回事。
所有較高等的動物,都以兩種生理狀態存在,不斷交替,就是「覺醒→睡眠→覺醒→睡眠→覺醒」。以人類為例,睡眠往往比進食更重要,兩三天不吃東西還可以,兩三晚不睡的話身心都大受損害。
在睡眠的狀態之中,我們的感覺一一減退,意識逐漸消失,跟環境的主動聯繫大大減弱。
在靜心的時候,到了某個階段,我們進入「入靜」的狀態(也叫做深度的「氣功態」),這時人似睡非睡、似醒非醒,既不是入睡又不是清醒。
我們入睡之時,得到了生理上的休息,不過大腦皮質經常仍然有一些活動,甚至相當興奮,就是發夢。醒過來之後感到比未睡之時還疲累,則是因為身體雖然大致上停下來了,心神依舊活躍。
在入靜的狀態之中,我們不但身體靜止,連心神也靜止下來,這時神經內分泌系統充份協調全身所有系統的功能活動,因此休養生息的功效比睡眠還好得多。
我們做靜心的時候,由於環境寧靜、光線柔和、溫度適宜,自己又排開了雜念,思維活動減低,大腦皮質不再那麼興奮,全身得以放鬆,呼吸也慢了下來,這些都是入睡的理想條件,所以在靜心之中睡著,是正常的身體反應。
如果有人身體過度疲累,尤其是患上失眠症,慣性難以入睡,把靜心作為催眠的手段,代替安眠藥,從此睡得好,自然也是好事。患了重病的人和身體虛弱者,多睡有助身體自動復原,做靜心時昏睡,也是很有益處的。(以上皆以不著涼為大前提。)
不過,如果我們認認真真想做好靜心的功夫,從中得到特別大的益處和享受,
那麼還是要想辦法克服昏沉困盹,辦法有不少,例如盡量不躺在地上做、改在較早時間做、若太累時先小睡一刻再做、採用開眼的靜心法、到外面步行或做點事情喝點開水再做等。
靜心當中入睡的壞處是失去了靜心的價值(益處與享受),可能著涼生病,只此而已。
如果你失眠,或是搭飛機、火車長途旅程想休息,靜心幫助你入睡,有甚麼不好呢?
 
 
靜心長期坐著不動不會令身體氣血停滯嗎?
 
人是「動」物,的確需要不斷運動,才會身體健康。長期坐著不動式的靜心(例如所謂「打坐」),表面上看是違反了運動肢體使氣血旺盛的原則,事實並非如此。
當一個人「靜坐」之時,由外邊看,好像全身完全靜止,其實他身體裡正在產生奇好的變化:他的呼吸跟一般人平常時不同,變成細、長、輕、柔、順、有節奏,於是肺部的氧氣交換功能大大高提,血液帶氧比例增加,而由於四肢沒有活動,流進四肢的血液減少,流入內臟的增加,內臟的新陳代謝增加促使修復工作效能提升,同時腦部活動也會增加,所以全身的生理狀態非常理想,各種病痛加速康復。
當然,除了靜坐的時間,我們也需要多多勞動,做有氧運動,舒筋活絡。
 
 
靜心不是消極的行為嗎?
 
許多人提起靜心,就聯想起出家人唸經打坐,覺得十分消極,平常人不應該浪費時間做。
其實剛好相反,靜心正是積極主動爭取身心健康、享受、生命力、創造力,甚至與天地大能量及其他人加強溝通的好辦法。
我們的身體和精神都需要動與靜交替活動,有時要多多工作操勞,有時要停下來休養生息。
靜心是身體不動,內心激烈活動的時刻。
許多人以為單是呆坐那裡,何來運動?豈不是血氣不通、消化結滯嗎?
如果只是坐著胡思亂想,確會如此。可是像樣的靜心卻是心靜到極點,血液反而加速流動,橫膈膜運動增加,氣脈通暢,內部各種活動加劇。
 
 
靜心時感到疼痛怎麼辦?
 
做靜心做了一會,身體某些部分出現痛楚,司空見慣,通常是由於以下的原因:
(1)姿勢不良—坐臥的姿態不理想,或者停留在某個姿勢時間長了感到勞累,都會產生痛楚,這是身體自然反應,只要改變姿勢,有需要時適當地移動身體,或者做一些動功(例如打坐、行禪或做香功交替進行),就解決問題。坐姿理想,日久習慣了就很舒服(例如盤腿初時可能辛苦,慢慢疼痛會減少)。
(2)心念不良—過分貪心、冒進,期望達到某些成績,令身體無法放鬆,呼吸自然不順暢,容易產生心痛、胃腸痛、腰痛等情況。
(3)好轉反應—即是英文所謂“healing crisis”,這是所有醫治工夫在復原過程中的普遍現象。簡單地說,就是昔日病患好像復發,本來痛過的地方再次出現同樣的疼痛,原因是我們許多生理的疾患,經過調理之後癥象消失,但其實該部分的狀態仍未完全恢復平衡、只是暫時不再感覺到不妥。在靜坐的入定狀態(或斷食、做氣功、按摩、氣療等之時),身體得以運氣打通舊傷處的氣脈,即會感到昔日那些不適的情況,等到血脈完全打通了,疼痛自會消失,於是該部分才完全恢復平衡,以自然的方式完美運作,這些好轉反應有時會不止一次出現,不會有危險,忍受一會即會整個人健康更上一層樓。(註)
 
 
做靜心時身體不由主抖動或情緒失控怎麼辦?
 
在靜心活動進行期間,有些人有時會顫抖、擺動身體各部位、動手去給他人或自己做醫治、做各種手印(沒有學過但做得很好)、說未學過的外語、跳舞、胡言亂語、狂叫、哭泣等,這都是普遍的現象,稱為「氣功」,做出來的叫做「自發功」,顯示身體發揮自癒能力,其實是潛意識針對自己個人的需要而設計出最合適的動作,就是那麼簡單。
只要不過份干擾他人或危害自己(例如墮樓或撞傷),這都是好事。人家氣動時最好不要管他,若有危險或過份干擾時,可以輕輕拍他的肩膊,慢慢引導他停下來。
氣功是許多人必經的修煉階段,尤其是遇上有緣的時機(例如某高人在場發功)更易發生,「動」夠了,自然會回復平靜,於是提升到更高境界。
 
 
靜心時出現異象怎麼辦?
 
任何人初習靜心,總會有前所未遇的感受或經驗,乍驚乍喜,不知是吉是凶。
等到有「功夫」時,身體發生不尋常的變化,不知內情者,會容易害怕,以為「走火入魔」,不好了,其實通常絕無問題的。
我們心念集中,時間一長,往往肚子感到充實,好像積聚到一些「真氣」,有時甚至放屁,這些氣一湧而出,散發出久藏的抑鬱,甚至肚瀉,日復一日,也不出奇。遇上這種現象,無需驚惶擔心,原來正是多年積的濕熱得以瀉出。
人在靜心的時候,除了生理上會產生種種變化之外,還會有種種的主觀感受,到了功力較大,進入深層的靜心狀態時,尤其明顯。這是因為在靜心的過程之中,大腦處於一種特殊的狀態,調整全身各系統的生理狀態,達到更和諧美妙的運作境界。與此同時,人的注意力往往相當集中於自己身體內部,特別敏銳地感受到自己身體各部分的生理改變,於是往往產生一些平時不會有更不會留意的體驗。
一般來說,在這種情況下,人的主觀感受包括頭部清醒、情緒穩定、心情舒暢。全身或某些部位覺得熱、冷、肌肉跳動、輕浮、重墜、鬆弛、緊縮、電流通過感、蟻走感、全身流汗、手舞足蹈、顫抖、覺得自己變小甚至消失、僅有一絲呼吸,或者看到面前有特別的光亮或顏色等。這些都是普遍的、正常的現象。
有時也會覺得自己身體變成一座山那麼大,或是拳頭那麼小,或者感到輕飄飄如騰雲駕霧,或者以為自己不斷下墜,跌落深淵等。
這類感受千奇百怪,人人不同,都是正常無害的,不必驚怕,無需擔心。其實這些感受正好表示入定有成效,原因乃是氣血走動,生理發生變化,脈絡打通。氣血好比車輛,脈管好比道路,靜坐經過一段時間,氣血充沛,好像超級公路交通變得繁忙擾攘熱鬧。
我們未做靜心前,好像全身毛孔都有閉塞現象,經過多次的入定之後,往往感覺所有毛孔疏通無滯,自己的呼吸也變得細而慢長,性格也會變得隨和開朗大量。
可是,在比較深層的靜心進行之中,由於方法上有偏差,或是態度不對(主要是急於求成,在沒有夠經驗的人指導之下做某些功夫),也會引起某些異常的心理或生理變化,產生多種不舒服甚至痛苦的感覺,危害健康。其中最嚴重的是靜心者本來心理早已有些問題,包括病態的幻覺、難以控制自己的胡思亂想,導致較為嚴重的身心失控狀態。
一般的氣功功法,只要用平常心去做,過正常安定的生活,沒有甚麼特別值得擔憂的。
話說回來,人人根器始終有別,有些靜心的方法適合甲未必適合乙,有些課程與師傅只適合某類人。如果你發覺做下去確有不妥,感到有大問題,很可能正是不適合採用那種方式,那麼應該馬上停止,改為研究其他方法,找有經驗的朋友指導。
直覺和耐性同樣重要。
 
 
 
祥哥現場演譯《綠色心靈力量》,逢星期一晚綠野林,每次不同主題;查詢電34282416。
 
體驗能量療癒,歡迎參加祥哥每月綠野林主持的手療及音響療癒課,電34282416報名……http://www.lifeflowhk.org/
 
更多阿祥的生命智慧:
http://www.lifeflowhk.org/wisdom/
http://www.lifeflowhk.org/category/blog/
http://www.lifeflowhk.org/interview/
 
第一節 Section 1





熱門搜尋